mwave@ustc.edu.cn +86 0551-63601307

我系赵刚教授应邀在Cryo2025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 王百宗
  • 2025-08-05
  • 10

我系赵刚教授应国际低温生物学会会刊《Cryobiology》副主编、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Willem F. Wolkers教授(大会共同主席)邀请,于2025年7月21日至25日赴德国汉诺威出席第62届国际低温生物学与低温医学年会(CRYO2025)。该年会是低温生物医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学术盛会。  

当地时间7月22日上午,赵刚教授在主会场“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专场(Plenary Session 2)作题为《协同抑冰:工程学方法革新低温保存技术》("Synergistic Ice Inhibition: Revolutionizing Cryopreservation via Engineering Approaches")的大会全体特邀报告(Plenary Lecture)。在30分钟的学术报告中,赵教授系统阐述了我系在低温保存工程学领域的重要突破,重点展示了通过融合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多学科手段解决生物样本冰晶损伤问题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报告现场反响热烈,引发与会专家对技术转化应用的深入探讨。  

此次学术交流不仅为低温保存技术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创新思路,更促成了我系与德国研究团队就生殖细胞低温保存关键技术研究达成合作意向。这一合作将重点突破低温保存技术瓶颈,标志着我系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后续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本次大会上,我系博士生王子瑞的研究成果“卵巢组织超快速冷却/复温低浓度保护剂玻璃化保存技术”(Ultra-Rapid Cooling and Warming for Low-CPA Vitrification of Ovarian Tissues)成功入围Peter L. Steponkus Crystal Award最终评选(该奖项全球仅4人入选,王子瑞为中国大陆唯一入选者),并在主会场作学术报告。经过严格评审,他凭借在生殖组织低温保存技术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最终斩获国际低温生物学会John K. Critser奖(该奖项每年全球仅评选1-2人)。这一双重荣誉不仅是对其个人科研潜力与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我系在低温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附:

国际低温生物学会(Society for Cryobiology成立于1964年,总部设在美国,是低温生物学和低温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该学会致力于推动生命资源低温保存机理研究、技术开发及其应用,涵盖细胞、组织、器官的低温保存、冷冻医学、低温保护剂研发等多个研究方向。国际低温生物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球年会(CRYO),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交流最新研究进展。

Peter L. Steponkus水晶奖是该学会最具声望的学术荣誉之一,每年从全球范围内选拔4位杰出博士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将在年会上作专题报告。John K. Critser旅行奖由Critser家族资助,专门支持优秀学生会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评选标准主要基于扩展版研究摘要的学术价值,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该奖项评选中表现突出。

相关链接:

国际低温生物学会:https://www.societyforcryobiology.org/

Cryo2025会议官网:https://cryo2025.com/